• 哈尔滨 多云转晴 -11℃~-21℃

中俄之间,相连的不只是山水

来源:人民网编辑:王文琦发布时间:2018-01-18 查看数0

2017年8月5日,中俄艺术家大联欢活动在哈尔滨大剧院拉开帷幕,俄罗斯演员身着陕北地区特色服装,伴着中国西北风格曲调,舞动大红绸。(本报记者 屈 佩摄)

2008年8月5日,四川地震灾区儿童告别俄罗斯鄂木斯克州和他们生活了20天的小鹰康复营返回中国。(人民视觉)

赵鹏大(中)与赵联强(右一)在莫斯科赵联强办公室阳台的合影。资料图片

2015年7月,右臂长期不能自如抬过肩部的亚佐夫元帅(右一)接受中医针灸治疗,短短十分钟后,便可自主将手高高抬起。资料图片

2017年2月16日,克里姆林宫国家芭蕾舞剧院《天鹅湖》在哈尔滨大剧院上演。新华社发

2018年到来之际,中俄两国元首互致新年贺电,相互表达美好祝愿。习近平主席特别提及中俄两国地方合作与交流,表示相信“2018年和2019年将举办的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活动必将全面扩大和深化两国地方交往,使中俄世代友好、共同振兴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广泛开展的地方合作,汇聚着中俄人民面对面、手牵手、心连心的故事,交织着源自历史与现实的情愫。本报记者不久前的采访,就是一次见证。

中国与俄罗斯,两个山水相连的好邻居,守望相助的好朋友,精诚合作的好伙伴。这“三好”,是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的精准表达,也是两国从顶层设计到民意基础的一路热络的驱动器。

走在有“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哈尔滨,看着圣索菲亚大教堂的“洋葱头”,听着中央大街上艺人演奏的《山楂树》,你会发现,在中俄之间,相连的不只是山水,还有民心。本报记者不久前的采访,足迹从哈尔滨移至北京,所见所闻的中俄两国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人文交流,即便曾经岁月蹉跎,但也无一不说明友好感情代代传承。

一个拥抱,等了23年

“小时候我喜欢很多北京的地方,其中我最喜欢颐和园。现在我还很喜欢,每次我来中国都要去颐和园。我还会跟母亲去十三陵,坐公交车过去。我还很喜欢北海,我喜欢老北京。1989年的时候我第一次回北京,那时候路上的汽车还比较少,自行车比较多,我也很喜欢坐自行车出去。”

“是骑自行车,不是坐自行车。”

满头银发的赵联强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跟本报记者描述他记忆中的北京。58岁的他在父亲赵鹏大身边,仍旧会被父亲纠正说错的地方。这一瞬间,父与子的关系,似乎穿过了半个多世纪,回到了赵鹏大的年轻岁月。

1954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的赵鹏大被公派去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攻读研究生。这年寒假,他在一次地质旅行中认识了同校的伊琳娜·伊萨科维奇。“当时我们一起旅行了20多天,跑了十几座矿山。回校以后,我们又一起上课。1955年,我开始了毕业论文的野外资料收集工作,到一个锡矿矿山收集地质资料,伊琳娜做我的助手。3个月里,我们对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

1957年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11月17日,毛主席来到莫斯科大学,对中国留学生们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赵鹏大就在现场。那时他已经同伊琳娜订婚,对未来满怀美好憧憬。

1958年3月,赵鹏大学成归国,进入北京地质学院工作,伊琳娜也跟随他来到北京。1959年,赵联强出生了,名字的寓意是两个强国的联合。

“我小时候生活在地质大学里面,如今我每次回北京还要去看看。”赵联强记得,儿时一家人住在一层。父亲每天都很忙,只有晚上父亲回家才能跟他说话。看着儿子小时候的照片,赵鹏大回忆说,小时候,赵联强的北京话说得好极了。

但是,幸福的小家庭生活没能抵御大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1966年,赵联强母子离开了北京,他一直留着父亲送他的物件——灯笼、乒乓球拍、钢笔和邮票。“当时我觉得这就是永别了。”赵鹏大说。“文革”期间,赵鹏大因为被怀疑是苏联特务遭到审查。赵联强在苏联也同样受到中国血统的影响,被限制出国。

“我小时候就知道我父亲在中国。虽然我不知道他在哪里,但我知道我会找到他。”1987年,赵联强工作的医院里来了一位哈尔滨医科大学的教授。正是通过这位教授,赵联强找到了正在莫斯科交流的赵鹏大的学生,终于与父亲建立了书信联系。

1989年4月,分别已久的父子相约在北京见面。“我怕他不认识我,我给他写信说,你在火车站看到左手拿着一件风衣的就是我。”赵鹏大回忆道,“正好,他的车厢就停在我面前。他一下子就认出了我,他说你根本用不着拿风衣,因为我一眼就能认出你。”

车站上,这对父子紧紧拥抱在一起。这个拥抱,两人等了23年。

随着中俄关系越来越好,父子俩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多,每年至少能见上一面。

“我的父亲是中国人,我姓赵,我的孩子也要姓赵。我的大女儿在学中文,是莫斯科大学毕业的,现在在华为工作,小女儿学西班牙语、法语、英语,准备来中国学汉语。”赵联强无比珍惜自己的中国血脉。

赵鹏大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地质学家、矿产勘探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和工程院外籍院士,赵联强也成为俄罗斯外科医学科学院教授。赵联强说,他的家庭是中俄关系不断发展的生动写照,随着两国关系加强,家庭的联系也在加深。这份中俄血脉之情也在影响着赵鹏大父子身边的人,赵联强的朋友同学都因为他而喜欢上中国。他的很多俄罗斯朋友都来过北京,与赵鹏大也成了好朋友。

走过人生风风雨雨的赵鹏大说:“中俄两国的友好对维护世界和平,造福两国人民都是非常必要的,所以不管怎样都要珍惜这种来之不易的友好关系。我们这个小家庭,我想今后不管国际格局怎么变幻,家庭的亲情会永远保持下去的。希望中俄友谊世代相传。”

一支舞蹈,跳了大半个世纪

小伙子扎起白羊肚头巾,小姑娘身着大襟儿褂子,甩起长长的红绸,欢腾地跳跃着。这不是黄土高坡上的乡村大集,而是俄罗斯国立莫伊谢耶夫模范舞蹈团表演的《中国彩带舞》。仔细看去,12名演员都是俄罗斯面孔。

外国人跳中国民族舞蹈并不少见,可《中国彩带舞》很特别。北京、上海、成都、香港、哈尔滨等地的观众都曾经一睹它的风采。舞蹈的音乐有着浓浓的中国风情,演员从服装到头饰,每个细节都“接地气”,折射出对中国舞蹈与文化的深入理解。精心的编排,到位的表演,每每赢得中国观众的欢呼和经久不息的掌声。

观赏莫伊谢耶夫舞蹈团的演出,人们不得不赞叹俄罗斯不仅有经典芭蕾《天鹅湖》,而且有丰富的民族舞蹈资源。成立于1937年的莫伊谢耶夫舞蹈团,是世界上第一支职业民族舞蹈团,从1945年起在全世界进行巡回演出,素有世界舞蹈界的“百科全书”之称。而舞蹈大师伊戈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莫伊谢耶夫本人创作的近200个舞蹈作品中,就包括《中国彩带舞》。中国舞蹈家黄豆豆曾经评价说,这个舞团最大的特点是,不仅扎根俄罗斯民族民间舞的优良传统,还走遍世界各地采风,从优秀的民间舞蹈中不断学习与创造。

《中国彩带舞》又叫《中国红绸舞》,它所见证的中俄友谊已经跨越了60多年的时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周年庆典活动上,莫伊谢耶夫舞蹈团是唯一应邀参演的苏联舞蹈团。当时在天安门广场上,莫伊谢耶夫编导了一场由150名舞蹈团演员及150名中国戏剧学院的学生参与的大型戏剧演出,《中国红绸舞》就是其中之一。

上世纪50年代,莫伊谢耶夫舞蹈团首次来华演出期间,在东北地区见到了一种富有当地特色的民间欢庆舞蹈——长绸舞。莫伊谢耶夫被深深吸引住了,从此把中国长绸舞纳入舞蹈团的素材库和剧目库。

据介绍,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莫伊谢耶夫舞蹈团每一代演员都要学习《中国彩带舞》。在这个过程中,经典的跳跃和舞动红绸的动作始终不变,但每个演员的表演方式、表情神态,又在传统的基础上代代创新。这也是为什么莫伊谢耶夫舞蹈团团长兼艺术总监叶连娜·谢尔巴科娃会说:“《中国红绸舞》是我们的‘看家舞’。”

莫伊谢耶夫舞蹈团的这份情谊也深深触动了中国人民。2006年,适值舞蹈家莫伊谢耶夫百岁,广州一家剧院特意为莫伊谢耶夫舞蹈团赠送了服装。据了解,这些服装是根据1954年舞蹈团首次访华时创作的草图而设计的。

一支不寻常的舞,中俄两国艺术家友谊的结晶,在岁月的舞台上持续绽放着光华,并在世界各地的演出中传播友谊的力量。

一份敬意,怀揣了70多年

“请问我能在您的头部做针灸吗?”

“战场上我不怕死,我更不怕你的针。”

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唐强得到了许可,就把10余根银针行入了亚佐夫元帅的头部,10分钟后,亚佐夫将右臂高举至头顶上方,现场的俄罗斯医生们都惊呆了。因为脑血栓,90岁的亚佐夫有严重的后遗症,胳膊已经很久无法抬过肩膀的高度了。

原哈尔滨广播电视台导演郑鸣回忆起两年多前的这一幕仍然很激动。当时,恰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及哈尔滨广播电视台策划实施了《英雄当归》——俄罗斯二战老战士中医保健全媒体公益行动,从2015年7月5日至8月21日,历时47天,10余位中医药专家,走访俄罗斯11座城市,行程1.5万多公里,为二战老战士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及治疗。郑鸣正是这次公益活动的领队。

根据俄方统计,有12031名苏军官兵在中国东北阵亡,6000余名官兵至今下落不明。如今俄罗斯老战士协会在册的二战老战士人数约为2.4万人,其中参加当年赴华对日作战的老战士约为1000人。

“做这件事情,就是要向二战老战士,特别是当年为中国抗战作出贡献的老战士表达敬意。”郑鸣表示。

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老战士协会主席维克托·费多洛维奇·叶尔马科夫在当时的欢迎仪式上说:“你们为二战老战士开展中医保健的善举,是一项光荣而意义深远的任务。”俄中友协的嘉丽娜·库利科娃认为,这个活动体现了俄中两国人民源远流长的友谊。

《英雄当归》团队受到了俄罗斯媒体的广泛关注,很多没有接触过中医的俄罗斯医生和民众,也通过活动了解了中医文化。《英雄当归》共计为90多位参加俄罗斯卫国战争的老战士提供了针灸、按摩、火罐等医疗保健服务,还先后为600余位普通患者提供中医治疗。

老战士彼留科夫·弗拉基米尔·依里奇说:“这是我这辈子第二次见到哈尔滨人,第一次是70年前在哈尔滨。”当时,他参加了解放牡丹江和哈尔滨的战斗,这两座城市如今都同俄罗斯的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他常常能在电视上看到哈尔滨,他由衷地说:“我看到了当年解放哈尔滨时所期待的结果:中国变得繁荣富强了。”

友好的感情是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的,老一代人的战斗情谊在新一代俄罗斯人身上传承、发展。

“俄罗斯和中国是最亲近的朋友,我们距离这么近,我们的心理距离也非常相近。”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滨海分院年轻的芭蕾舞演员伊琳娜·萨波尼科娃对记者所说的这份感受,正是中俄两国人民的心声。(记者 邢 雪 屈 佩 谢亚宏)(制图 赵益普)

《 人民日报 》( 2018年01月18日 23 版)

网友评论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蓝网app
    蓝网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2007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华山路1号 邮编:150036 总机:0451-87996114-转各部

    黑ICP备0800336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11610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320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