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马云不过是把线下的收租模式帮到了现上而已。关键是不同于线下收租可以买断流量,马云采用的模式是抽成,看似公平,其实才是真的狠。另外天猫商家越来越多,各个商家能够分到的流量越来越少,于是大家就只能通过各种广告的投放来增加流量。天猫淘宝的广告是采用竞价的方式,也就是说越多人竞投广告,那么广告的成本就越来越高。这也是现在很多天猫商家苦不堪言的地方。
天猫大部分商家的佣金费用在3%到6%%之间,不同的类目佣金不同。如果按照平均4%的佣金计算,这场双十一4982亿的大狂欢,马云已经赚到了200多亿。这还没算上各个商家在双十一交的“坑位费”跟投入的广告预算。一般来说大商家要上双十一主会场,都必须缴纳一笔巨额的费用,这被许多人商家称为“坑位费”。另外商家在整个双十一期间的广告投入也是十分惊人的。粗略计算,总计利润不亚于300亿。
阿里一年的利润在1千来亿左右,一场双十一马云基本就赚了一年30%的利润了。当然双十一阿里也需要一些投入,比如说在外部购买流量。双十一阿里也会在全网投入巨额的广告预算,另外现在每年双十一也跟卫视合作,举行一场盛大的晚会。
不过这些投入最后也会回流到阿里的口袋里面,阿里最近几年收购了很多流量巨大的APP,比如说微博、高德地图、UC浏览器、优酷等等,这些公司都是阿里的子公司,阿里在上面的广告投入,最后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口袋里面。另外跟卫视的晚会合作,其实也变成了一种资源的互换。大家更多的是一种合作的模式,也不是阿里单纯掏钱去上电视。另外晚会的很多费用,最终还是阿里平台上的商家来埋单。
只能说马云真的是太聪明了,把双十一这样一个购物节日打造得这么成功。消费者买得开心,商家也卖得开心,马云自己也把钱给赚了。
其实说到双十一,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马云的接班人张勇。张勇才是双十一的缔造者。张勇是现在的阿里巴巴董事长。其实张勇并不是跟马云当年一起创业的原老。他最早是在普华永道工作,后来他被陈天桥赏识加入了盛大,成为了盛大的CFO。后来马云的合伙人蔡崇信通过了一个猎头找到了张勇。
蔡崇信也是财务出身,他十分欣赏张勇,认为他有大将之才。于是就把张勇给拉到了阿里。那个时候陈天桥发展决心不够,张勇也是萌生去意。于是张勇就加入了阿里,成为了淘宝的CFO。
那个时候淘宝内部正在孵化淘宝商城,不过这个项目发展并不好,一度就剩下了20人在管理。当时内部没有高管愿意去管这个项目。张勇看好B2C的发展,于是主动去管了这个没人要的项目。张勇接手之后,成功争取到了项目独立运营的机会。为了推动淘宝商城的发展,于是张勇就想出了双十一这个点子。为何选在双十一呢?因为张勇当时认为从国庆到圣诞节,中间都没有一个合适的节日适合促销,于是张勇就选择了双十一这样一个时间。
第一年的双十一销售额才5千万而已。不过到了第二年,双十一的销售额就达到了9亿多,第三年则是50多亿,随后每一年不断水涨船高。后来张勇也把淘宝商城变成了天猫。阿里系的三分之一市值都是天猫支撑起来的,可以说天猫现在才是阿里最核心的资产。
张勇也因为天猫的成功,获得了马云的青睐,成为了马云的接班人。其实很多人可能都忘记了,当年马云最初选择的接班人是陆兆禧。可惜的是陆兆禧犯了一个错误。当年陆兆禧希望大力推动来往这个产品,结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却最终没有成功。当时张勇就十分反对来往这个产品,他主张做大天猫、淘宝,把他们打造成超级APP。
陆兆禧失败之后,马云更加认可张勇,于是张勇才会取代陆兆禧成为了马云的接班人。马云如今退休一年多,在张勇的带领下,阿里的市值从4千亿美元直接暴涨到了最高8500亿美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