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旒
冕旒,古代中國禮冠之一種。相傳,冕制起於黃帝,至周代時始完備。古時帝王、諸侯、卿大夫參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為禮冠中最貴重者。
基本介紹
中文名:冕旒外文名:king's crown with tassels拼音:miǎn liú釋義:古代帝王的禮冠和禮冠前後的玉串
詞目,拼音,簡介,引證解釋,形式介紹,歷史沿革,人物相關,
詞目冕旒拼音miǎn liú簡介冕旒,古代中國禮冠之一種。相傳,冕制起於黃帝,至周代時始完備。古時帝王、諸侯、卿大夫參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為禮冠中最貴重者。旒就是用五彩的繅(絲繩)12根,每旒貫12塊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每塊玉相間距離各1寸,每旒長12寸。漢代冕服的垂旒卻不限於五色,根據後漢書·輿服制的記載,十二旒為白玉串珠。冕冠的旒數按典禮輕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區別,按典禮輕重來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袞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貫玉3顆。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袞冕用12旒,每旒貫玉12顆。公之服只能低於天子的袞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區別,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沒有後旒。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於規定的禮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許越位穿高於規定的禮服,否則要受到懲罰。天子為十二旒,周之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後來旒漸漸只限於帝王,於是“冕旒”則成了帝王的代稱。引證解釋1、古代大夫以上的禮冠。頂有延,前有旒,故曰“冕旒”。天子之冕十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見《周禮·夏官·弁師》。晉 崔豹 《古今注·問答釋義》:“ 牛亨 問曰:‘冕旒以繁露,何也?’答曰:‘綴珠垂下,重如繁露也。’”清 袁枚 《新齊諧·蔣太史》:“王年三十餘,清瘦微須,冕旒盛服,執笏北向。”2、專指皇冠。借指皇帝、帝位。南朝·梁·沈約 《勸農訪民所疾苦詔》:“冕旒屬念,無忘夙興。”唐·韓愈 《江陵途中寄三學士》詩:“昨者京師至,嗣皇傳冕旒。”明·沈鯨 《雙珠記·奏議頒赦》:“若奏若啟,達群意于冕旒。”《西遊記》第十回:“靜鞭三下響,衣冠拜冕旒。”胡適 《<鏡花緣>的引論》四:“他( 武則天 )能使一班文人政客拜倒在他的冕旒之下。”形式介紹帝王戴的冕冠,其頂端有一塊長形冕板,叫“延”。延通常是前圓後方,用以象徵天圓地方。延的前後檐,垂有若干串珠玉,以彩線穿組,名曰:“冕旒”。冕旒的多少和質料的差異,是區分貴賤尊卑的標誌。據說,置旒的目的是為了“蔽明”,意思是王者視事觀物,不可“察察為明”,也就是說,一個身為領袖的人,必須洞察大體而能包容細小的瑕疵。歷史沿革語出:《士冠禮》疏引《世本》:黃帝作冕旒。人物相關《三國演義》第六十八回 甘寧百騎劫魏營 左慈擲杯戲曹操建安二十一年夏五月,群臣表奏獻帝,頌魏公曹操功德,極天際地,伊、周莫及,宜進爵為王。獻帝即令鐘繇草詔,冊立曹操為魏王。曹操假意上書三辭。詔三報不許,操乃拜命受魏王之爵,冕十二旒,乘金銀車,駕六馬,用天子車服鑾儀,出警入蹕,於鄴郡蓋魏王宮,議立世子。
相關詞條
冕旒冕旒,古代中國禮冠之一種。相傳,冕制起於黃帝,至周代時始完備。古時帝王、諸侯、卿大夫參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為禮冠中最貴重者。...
冕冠但後來旒漸漸只限於帝王,於是“冕旒”則成了帝王的代稱,同時也是帝王的象徵。冕冠實物 編輯 能見到的冕冠實物均為明墓出土,如北京明定陵的兩頂十二旒冕冠、...
冕服成帝時以白璇珠飾冕旒。宋依魏、晉的制度,規定皇太子袞冕九旒。齊仍照舊制,冕又名平天冠,廣七寸,長一尺二寸,垂珠十二,皂衣絳裳,十二章紋,素帶四寸,赤...
旒冕2、謂戴冕旒。宋洪邁 《夷堅乙志·更生佛》:“吏引入殿下,王者旒冕坐其上。”參見“ 冕旒”。 [1] 3、借稱帝王。①《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三·北齊明堂樂...
漢代皇帝冕服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頂部,有一塊前圓後方的長方形冕板,冕板前後垂有“冕旒”。漢代皇帝冕服漢代皇帝冕服特點 編輯 ...
功歸冕旒功歸冕旒,是漢語辭彙,出自新千字文。...... 示例:作為一個打工者,無論我如何努力,到最後都只是功歸冕旒,發達不了的。詞條標籤: 語言, 成語, 字詞 ...
冕(中國冠飾)冕旒miǎnliú【king's crown with tassels】古代帝王的禮冠和禮冠前後的玉串,也用作皇帝的代稱。冕(corona):恆星大氣的最外層。...
旒又冕旒,以絲繩貫玉,垂冕前後也。《禮·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注》天子以五採為旒,旒十有二。 又《韻補》葉力救切。《皮日休·補九夏歌》何以樂之,...
珠旒珠旒,原本是皇冕前後的珠串。常常被用來借指帝王。後來常常被用來比喻似珠飾冕旒之物。...
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萬國衣冠拜冕旒”,標誌大唐鼎盛的氣象。在“萬國衣冠”之後著一“拜”字,利用數量上眾與寡、位置上卑與尊的對比,突出了大唐帝國的威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熱門詞條
蔣友青
性愛小說
MAC
WBSA
本能寺
香蕉牛奶
run away
中國文藝
避雷針
觀音鄉
因為是你才喜歡
漫步雲端
印度尼西亞
高英旭
TOA
M.A.C
風箏孩子王
顧漫
網球王子漫畫
求魔
劉莎莎
狙擊南宋
片瀨那奈
戰甲神兵
雙世寵妃
6016
便當袋
規模經濟